人活著,就是要一直為自己感到驕傲!從椎間盤突出到初馬3:18
教了三年馬拉松,終於完成一場屬於自己的馬拉松了! 一年前的這個時候,正在準備隔年三月 IRONMAN Taiwan 70.3 的我,卻因為椎間盤突出,左腳完全不能抬高,就此中斷訓練長達半年,體重也來到了人生高峰。 半年後,症狀才開始好轉,終於可以逐漸恢復跑步。中斷運動那麼久,而且每天都要幫自己的選手安排訓練計劃,其實真的很懶得再規律訓練下去;但又不願意看著自己肚子上的肉越長越大,所以就決定以今年 12 月的澳門馬拉松為目標,也當作是紀念自己開始跑步的第十個年頭。能夠在自己長大的地方完成初馬,在以前每天坐車經過的地方跑步,也是一種很特別的體驗。 澳門馬拉松其中一條會經過的大橋-西灣大橋 圖片來源 剛開始恢後訓練,我也不敢太積極,畢竟那時候大腿的筋還是有點僵硬,前兩個月基本上全是有氧輕鬆跑,把有氧耐力重新建立回來。那段時期的訓練,難的並不是訓練內容本身,反而是要克服心態上的轉變;從開始跑步以來,我從沒試過跑 6:40/km 的配速就開始喘,跑 30 分鐘就受不了,總算有機會體驗到了。 如果只是為了跑一個漂亮的時間,我絕對不會選澳門馬拉松,氣溫不低,濕度很高,還有兩座橋要跑。但這場比賽的意義,遠大於最後的結果。說真的,最終會跑出什麼時間我一點都不在乎,能夠在椎間盤突出後短短半年,有健康的身體以及勇氣去完成一場馬拉松,對我來說已經覺得很欣慰了。 從五月到澳門馬前的訓練統計跟跑力分析,其中十月份因為腳背有傷口不小心細菌應染,停跑了兩週。 雖然賽前幾週的訓練由於工作安排而比較混亂,但比賽當天身體狀況還是不錯的,也相信自己過去半年來的訓練。心態上就是不貪心,也不會太消極,準備了那麼久,當然就是要全力以赴! 根據近期訓練的數據,這場比賽我設定功率定在 210~215W 左右,如果過程中覺得狀況不錯再上調至 220W 左右。澳門馬有兩條大橋要跑,第二條大橋的上坡更長達一公里; 有了跑步功率計的幫助,讓我不管在上下坡都可以很有效的控制適當的速度,一直到 38 公里都維持著很好的體感,形勢大好,但卻在 39 公里上演大逆轉... 在近乎完美的配速下,自信滿滿的跑到 39 公里,想說最後可以全開回終點,連進場姿勢都想好了,經過補給站做最後一次補水,蓄勢待發。萬萬沒想到,在補給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