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自行車】功率的由來與意義
我們都知道,要讓腳踏車前進,首先是要踩動踏板,施到踏板的力量愈大,腳踏車前進得愈快,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。但仔細想一想,你會怎麼衡量自己自行車的實力進步了?在同樣的路線、同樣的距離騎得更快?在相同的爬坡段可以騎出更快的速度?維持住同樣的速度但感覺騎起來變得比較輕鬆?當我們再認真想清楚,會發現以上統統不是用來評估騎車實力的最佳方法。
除了騎士個人能力差異之外,外在環境相信是對自行車成績影響最大的因素,特別是無形的風,就算是在同樣的路線騎,遇到順風跟逆風兩者之間的差異就相當大了。大順風的時候,你可能輕輕踩踏速度就接近40公里/時,但假如遇上強大逆風,也許多花好幾倍的力氣,時速也只有20公里/時左右,騎車經驗豐富的人應該是再清楚不過了。
溫濕度同樣會對自行車成績產生影響,在炎熱又潮濕的天氣下,不管是進行任何耐力運動都會產生負面影響,用該次成績來當作騎乘能力的指標當然不準確。至於坡度就更不用說了,在愈陡的坡道上騎速度自然會愈慢,所以即使同樣是10公里的路線,A路線全都是起伏不斷的丘陵路線,B路線則是一路下坡,顯然你不能說因為兩條路線距離一樣,但在B路線騎得比較A路線快,所以進步了。
既然速度跟時間對於評估騎乘能力都不可靠,那麼到底用什麼來衡量最好呢?早在一九八○年代,德國醫學工程師烏爾里希(Ulrich Schoberer)開發並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套能在騎行時偵測騎士踩踏力量的裝置。自此之後,這套技術與訓練理論便不斷蓬勃發展,對近代自行車壇的訓練更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。
就如同溫度計是用來測量溫度,體重計是用來測量體重,功率計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用來測量功率的裝置,你施加多少力量到踏板上,在碼錶上就會即時顯示出功率是多少。輸出的功率愈大,自行車的速度就愈快(在同樣的環境下)。但跟以往不同的是,現在你可以明確得到一個「數據」,數字愈大就代表功率愈大,有數據才有根據,想知道自己有沒有進步不用再胡亂猜度,在同樣時間內能多輸出10W,就代表你進步了10W。同樣地,當你退步的時,功率計也會誠實地用數據告訴你。
摘自《徹底看懂自行車功率訓練數據》,羅譽寅著,台北市:臉譜出版社,2016年08月11日出版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