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解耐力運動的「高碳水」密碼:為何職業選手能吃這麼多,而你該如何跟進?
在過去十年中,耐力運動界發生了一場無聲的革命。這場革命不在跑鞋的碳板裡,也不在車架的空氣力學中,而是在選手的胃裡。
過去,教科書告訴我們每小時攝取 60g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吸收的極限;如今,像 Kristian Blummenfelt 或 Mathieu van der Poel 這樣的頂尖選手,常規攝取量已達到每小時 90g、100g 甚至 120g。
為什麼職業選手這樣吃能破紀錄,業餘選手這樣吃卻往往導致腸胃不適甚至嘔吐?這中間的落差,就是「腸胃訓練」(Gut Training)與科學補給策略的藝術。
一、 為什麼要追求「高碳水」?
簡單來說:在高強度下,碳水化合物就是你的功率。
當運動強度超過一定閾值(通常是乳酸閾值或 FTP 附近),身體燃燒脂肪供能的效率會大幅下降,轉而極度依賴肝醣(Glycogen)。人體儲存的肝醣非常有限(約 400-500g),一旦耗盡,你就會「撞牆」。
職業選手之所以攝取極高量的碳水,是因為他們的輸出功率極大。
- 職業選手: 騎車功率可能持續在 300 瓦以上,每小時燃燒的熱量與糖分極為驚人(相當於每分鐘燃燒約 6.4 克碳水化合物——也就是每小時 384 克碳水化合物!)。
- 業餘選手: 如果你的騎乘功率是 150 瓦,你燃燒糖分的速率將遠低於職業選手。
攝取更多外源性碳水化合物,是為了保護體內珍貴的肝醣庫存,讓你在比賽後段仍有體力維持配速,或是發動攻擊。
二、 突破 60g 的生理限制:雙通道原理
為什麼以前說極限是 60g/時?因為人體腸道中負責運送葡萄糖的轉運蛋白(SGLT1)每小時大約只能處理 60g。超過這個量,葡萄糖就會堆積在腸道,導致腹脹和滲透性腹瀉。
現代運動科學發現了「後門」:果糖(Fructose)。 果糖使用另一種轉運蛋白(GLUT5),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同時開啟兩扇門:
- 葡萄糖通道: 飽和量約 60g/時
- 果糖通道: 飽和量約 30-60g/時
透過攝取 葡萄糖 + 果糖 的混合配方(常見比例為 2:1 或現代最新的 1:0.8),運動員就能安全地將攝取量推升至 90g/時 以上。
三、 職業選手的秘密:腸胃訓練
「腸胃也是一種需要訓練的器官。」
你不會在全馬比賽當天第一次測試新的跑鞋,同理,你也不能在比賽當天突然決定要吃 90g/時 的碳水;職業選手的腸胃適應力都是經年累月訓練出來的。
腸胃訓練的好處:
- 增加胃排空速度: 減少食物在胃裡晃動的不適感。
- 增加轉運蛋白數量: 身體會適應高糖環境,製造更多載體,提升吸收效率。
- 減少感知不適: 大腦與腸胃會習慣「飽足感」下的高強度運動。
四、 給業餘選手的執行指南:如何安全進階?
即使你不是職業選手,提升碳水攝取量(例如從 40g 提升到 70g)依然能顯著提升你的表現,特別是在超過 3 小時的賽事中。
以下是循序漸進的執行步驟:
第一階段:誠實評估
- 計算現況: 翻閱你上次比賽或長距離訓練的紀錄。你吃下的果膠、運動飲料總共有多少碳水?除以小時數。
- 多數業餘選手的驚人發現:他們每小時可能其實只吃了 30~40g/時!
- 設定目標: 不要直接跳到 90g。如果你現在吃 30g,你的下一個目標可以提高到 45~50g。
第二階段:訓練中的測試
不要在比賽當天嘗試新策略,利用週末的長距離訓練:
- 選擇正確產品: 確保你的補給品含有「雙醣源」(葡萄糖/麥芽糊精 + 果糖)。
- 每週微調: 每週增加 10g 碳水/小時,直到你感到輕微的腸胃壓力,然後維持該劑量直到適應。
- 模擬比賽強度: 腸胃在低強度(Zone 1/2)的消化能力很好,但在高強度(Zone 3/4)下會變差。你必須在有強度的課表中測試補給,才能知道比賽時會發生什麼事。
第三階段:液體 vs. 固體
職業趨勢: 隨著攝取量變高(>90g),咀嚼固體食物變得困難且費力。許多職業選手轉向「高濃度碳水飲料」(Drink Mix),直接用喝的補充大部分熱量。
嘗試將補給策略從“只吃膠”調整為“高碳水飲料 + 少量膠”,這通常對腸胃負擔較小。
職業選手之所以能「吃得更好」,是因為他們將補給視為訓練的一部分。
你不必強迫自己達到 120g/時 的職業標準,但大多數業餘選手都處於「補給不足」的狀態。試著透過腸胃訓練,將攝取量從 30g 提升到 60g 或 70g,你很可能會發現那種「撞牆」的無力感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比賽後段源源不絕的能量。






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