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馬2:41 -> 2:36是如何練成的?
2014年12月21日,臺北馬拉松2小時41分57秒
2015年10月25日,南庄半程馬拉松1小時16分20秒
2016年2月21日,高雄馬拉松2小時43分58秒
以上是江承鴻近兩年重大賽事的成績,每一次的目標都很單純,就是想要突破個人的最佳紀錄,但每一次都總是有意想不到的狀況,挑戰失敗。
今年,帶著同樣的目標重新出發,從4月開始執行長達36週的訓練計畫,希望在年底的臺北馬拉松,突破全馬2小時40分的關卡。
經過好幾個月的磨合,我了解到速度是承鴻的限制因子,如果短距離項目的成績沒有提升,馬拉松的完成時間也很難再縮短(可參考我之前分享承鴻測1600公尺的影片說明)。所以我把9個月切成兩半,前半部分主要在提高1600公尺的成績,R配速與I配速的比例相當高,每週會進行兩次高強度間歇課表,週末則安排一次1.5~2小時的長跑,維持有氧耐力,其他日子會安排40分鐘左右的輕鬆跑或是肌力訓練;其中兩次間歇課表內容如下:
- 8趟I配速跑400公尺(間休60秒),重覆2組(組休4分鐘)
- 6趟R配速跑400公尺(間休2.5分鐘),輕鬆跑5分鐘後再進行4趟衝刺跑200公尺(間休2.5~3分)
【07/24溪湖半馬21.1公里】
時間:1小時17分05秒
平均配速:3分38秒
平均心率(區間):171bpm(4.01)
即時跑力:62.5
【08/28高雄甲仙半馬21.9公里】
時間:1小時24分04秒
平均配速:3分50秒
平均心率(區間):170bpm(3.83)
即時跑力:58.4
【09/11大鵬灣超半馬23.3公里】
時間:1小時33分39秒
平均配速:4分01秒(前半程E配速,後半程M配速)
平均心率(區間):160bpm(2.54)
即時跑力:61.7
在7月跟8月這段期間的訓練都是以A強度為主(介於T與I強度之間,承鴻的A配速是3分15~20秒),目的在於延長在閾值以上配速的可維持時間,同時配合節奏跑與少量的R配速訓練,提高乳酸閾值以及維持速度;另外週末的長跑也會加入一些M、T強度的項目,課表如下:
- 4趟A配速(3:15~20/km)跑2公里,間休3分鐘
- T配速(3:30~35/km)跑7公里,休息5分鐘後,跑8趟R配速300公尺,目標跑52秒內,間休2.5分鐘
- E心率1小時+ M配速30分鐘+ T配速10分鐘,最後進行4趟快步跑
這5週當中進行了一次大鵬灣超半馬23.3公里(上圖中的紅點),三次2小時30分的課表,週間也安排了2~3次90分鐘左右的長跑以及R配速訓練(維持得來不易速度),為後續的訓練以及目標賽事打下良好基礎。
進展期——徹底又不過量的刺激
接著進入今年痛苦指數最高也非常關鍵的階段:5週進展期。每週各安排三次質量訓練,分別是兩次I強度間歇及一次E、M強度混合的長跑;進展期的週跑量與週訓練指數分別是:
- 121公里,152點
- 120公里,148點
- 74公里,96點
- 112公里,141點
- 102公里,117點
兩次I強度間歇課表以及週末E、M混合長跑如下:
- 5趟I 配速跑1.2公里,間休3.5分鐘,輕鬆跑/走8分鐘,再跑8趟I配速跑400公尺,間休1分鐘
- 16趟I配速跑400公尺,間休1分鐘
- E配速45分鐘+M配速30分鐘,重覆2組
在較長距離(1.2公里)的高強度間歇後,再安排短距離間歇(400公尺)的目的,是為了在疲勞的狀態下延長總訓練刺激時間,同時也可以縮短後續身體的恢復時間(例如在禮拜二練完一次間歇後,禮拜四能夠以同樣的品質再跑一次間歇),大幅增加單週裡面I強度的訓練質量。至於週末的長跑加入更多M配速則是為了接下來的競賽期做適應準備。
在進展期前兩週也創下了承鴻個人單週最大的週訓練指數,而第4、5週為了避免影響恢復,同時也為了準備在岱宇半馬進行一次全馬目標配速測試,所以降低了訓練量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場半馬的即時跑力比前三次都要高很多,平均心率166bpm就跑出3分37的配速,跟7月底的數據相比下降了10bpm,證明能力已經來到今年的高峰:
【11/06岱宇半馬21.7公里】
時間:1小時18分30秒
平均配速:3分37秒
平均心率(區間):166bpm(3.03)
即時跑力:64.7
競賽期——上場前的最後調整
身體在經歷過適當的破壞後,就會自行作出修補,並且會變得比之前更強,這就是所謂的「超補償機制」。承鴻經過5週的破壞並減量後,身體開始出現適應補償的效果,同時氣候亦轉趨涼爽,所以從競賽期開始當前跑力就不斷屢創新高,比賽前的當前跑力更達到個人最佳的69。
賽前的當前跑力達到69,從即時跑力圖表中可以看到從11月起當前跑力不斷地上升,代表跑步能力比之前進步不少。 |
競賽期每週同樣是安排三次質量訓練,跟之前不同的是,這三次訓練的重點都在於適應馬拉松配速(M配速)。以下是賽前6週的週跑量與週訓練指數:
- 80公里,62點
- 103公里,125點
- 101公里,117點
- 91公里,119點
- 81公里,93點
- 49公里,38點(不含比賽)
承鴻已經是訓練有素的選手,而且經過了5週高強度間歇訓練,最大攝氧量早已經達到生理的極限,如果想要讓運動表現更進一步,針對的重點應該是要改善跑步的經濟性(Running economy),也就是在同樣的配速下使用更少的能量,這對於馬拉松選手來說極為重要。在賽前6週的M配速訓練正是希望讓承鴻的身體更加適應比賽時的配速。
另外,在其中一天也會進行T配速與M配速的混合訓練,例如先以T配速跑6公里,再跑M配速8~10公里,目的是要先讓身體進入疲勞狀態,然後再進行馬拉松配速跑,模擬比賽後段的感覺。
最後三週逐漸減少訓練量,但強度仍然維持不變,同時承鴻的狀況亦維持在高檔。在賽前一週原本安排一次T配速6公里+M配速4公里的訓練,但承鴻在當日覺得狀況良好,所以跑完6公里後決定維持配速完成10公里的訓練,就這樣一路以T心率區間破了個人在學生時期所創下的10公里最佳紀錄,時間為32分52秒(原紀錄為33分12秒)。
在一人獨跑的情況下,突破了個人10公里最佳紀錄,而且心率穩定落在T心率區間,代表還可以跑得更快。 |
比賽前五天進行最後一次12公里的M配速訓練,即時跑力高達71.6,表示這禮拜身體已經進入最佳的競技狀態,一切就等待比賽中的臨場發揮。
上圖是承鴻自4月起至目標賽事當天的狀況指數圖表,透過體能指數可以讓教練知道到選手有沒有受到足夠的訓練刺激,而狀況指數則可以幫助教練掌握選手的狀況,適時對後續的訓練作出調整。 |
2016年12月18日,臺北馬拉松2小時36分39秒
經過兩年的等待,終於再次嘗到破PB的滋味。作為他的教練,對於如此強大的堅持與執行力,在此致上我最大的敬意。
留言
張貼留言